企业简介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创建于1958年6月,是全国最早成立的成人高等学校之一。时任北京市委教育部部长的廖沫沙先生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宣武红旗夜大学。学校自创办至1966年5月,先后有约8000人到校学习,毕业学员1300余人。“文革”期间学校停办。1978年底复校,1979年9月重新招生。1982年经教育部批准备案,正式定名为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校成为一所区政府主办的市属成人高校。 四十多年来,学校在不断改革中发展了大专和本科学历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社会特别是宣武区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的管理和实用型人才。曾任文化部常务副部长、中国文联党组书记的高占祥同志60年代毕业于红大中文系;连续担任第八、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2003年3月当选)、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傅铁山大主教60年代毕业于红大外语系英语专业;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陈爱莲“文革”前毕业于红大中文系;著名古建筑专家杜中义毕业于土木建筑系;著名的《北京晚报》记者刘一达是80年代中文系的毕业生等等,许多毕业生成为本专业的专家或技术骨干。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对各专业进行了全面调整,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学校招生规模稳步发展。目前学校招生的专业主要有:会计、工商行政管理、电子商务、经济信息管理、物业管理、应用英语、旅游英语、商务英语、实用美术、电脑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装饰艺术设计、摄影摄像技术等。 学校还开设自考应用技术类专业(专科),在校生已达600多人,开设专业包括:网络技术应用与服务、饭店管理、文秘、导游、市场营销、装饰艺术、物业管理等。 学校还与普通高校加强合作,举办学历教育,拓宽了办学渠道。目前与我校联合办学的普通高校有:①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②北京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③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④北京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此外学校与北京市委党校联合举办党校教育,是市委党校分院,开设本专科教育,专业主要有:计算机与现代管理、法律、教育管理、社区工作、工商管理等本专科。 目前学校各类学历教育开设专业33个,在校生超过4000人。 学校是宣武区中高层次人才培训中心,开展各种类型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每年培训量在5000人次以上。学校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北京市英语口语等级考试、全国书画等级考试、全国计算机NIT考试、全国少儿计算机NIT考试、全国会计师职称考试、英国剑桥少儿英语考试以及英国NVQ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报名点和培训点,常年举办全国成人高考辅导班(文史、理工、高职及专升本)。我校举办的成人高考辅导班,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有较高的考试上线率。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红旗大学建立了一支具有以中高级职称为主的师资队伍和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学管理队伍;有能满足各专业教学需要的硬件设备,有高配置的网络多媒体计算机房、多媒体电教室、美术专用画室、影室、暗房、语音室、会计模拟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学校办有公开发行的市级刊物《红大学报》,充分反映学校的教学,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水平。 红大在办学中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成绩,学校在1991年北京市成人高校评估中,被北京市成人教育局评定为北京市A类成人高校,誉为地区成人高校的排头兵;1992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北京市先进成人高等学校;1997年北京市成人高校评估中,学校实用美术专业定为北京市成人高校特色专业;1998年学校被市教委评为北京市成人高校示范校、同年学校又被市教委授予北京市实施成人教育培训先进单位的称号。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多规格、多形式、多层次、多功能的办学模式,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需要,学校适时调整和确定了办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成人高等教育以学历教育为基本任务,以岗位培训为重点,实行多种证书制度教育的办学原则和社区学院“集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文化生活教育于一身的开放式教育”的特点。继续坚持立足宣武、服务首都,直接有效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的办学宗旨,把红旗业大办成以特色专业为骨干的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中心;以各类资格培训为主的高层次人才培训中心,以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的社区教育中心。同时学校积极发展大学本科教育和大学后续教育,使学校逐步成为教学、科研、培训、服务为一体的高等学历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横向沟通,中等、高等教育纵向衔接的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及其他教育形式同时并举的综合性开放式的新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