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职场动态 > 内容

环评报告“高产”,要揭开猫腻更要斩断利益链
来源:工人日报 日期:2021-03-03 浏览

  据央广3月1日报道,做一本环评报告书一般需要数月,做一份报告表也得花7至10天。但近日,山东某公司唯一的一名环评工程师,被曝光4个月编制了63本环评报告书和1541份环评报告表。对此生态环境部回应:经比对,该公司填报的环评文件大多数还未审批,对其中已经完成编制并报批的环评文件,相关部门已经按照报告书100%的比例纳入环评文件复核。


  一个人4个月编制如此之多的报告,效率是不是太高了?其中到底有何猫腻?


  在专业人士眼中,这样的工作效率是不可能的。一方面,可能是环评师出借自己的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给没有持证环评师的机构做项目,然后自己在报告上签字;另一方面,可能是批量生产、粗制滥造,任意粘贴了其他项目的环评报告。不管是何种原因,如此环评报告的质量显然是没法期待了。


  2019年,新修订的环评法生效,取消了环评机构资质要求,有能力的建设单位可以自行编制环评报告。这一“放管服”改革措施的推进,本是为了让环评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减轻企业的负担,如今看来,泥沙俱下。有数据显示,我国环评机构目前已超过5000家——市场开放自然是好事,但前提是要守好环评的红线,确保行业在法治轨道内运行。


  有报道显示,在一些电商品台上,提供环评文件的商家不在少数,一些商家甚至提供环评报告一条龙服务,声称只要给钱就能百分之百过审。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堪称保护生态环境的“第一道关卡”,如果说环评报告可以轻松造假、蒙混过关,那么这道关卡某种角度上就成了“纸糊的关卡”,这对生态环境保护来说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实施,其中,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机构“弄虚作假”首次纳入刑法定罪量刑。期待这样的规定能够给生态环境保护拉设“高压线”,对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机构的弄虚作假形成更大更强的震慑。


  当然,要让相关法律法规发挥出作用,还须执法部门加强落实,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手起刀落”、绝不姑息。此外,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环评行业的监管,补牢制度漏洞,及时发现相关机构、人员的违法行为,斩断环评造假的“灰色产业链”。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借助典型案件,举一反三,提高对环评报告质量的重视程度,加大对环评工作、相关从业人员的监管力度。只有多措并举,形成合力,严把环评关,才能守好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道关卡”,守住更多绿水青山,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