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济宁高新区总工会工作人员先后来到山东瑞城宇航碳材料有限公司、山东明达圣昌铝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通过发放法律知识手册等形式,向企业职工普及劳动合同、社会保障、劳动争议解决等与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力。
济宁高新区总工会的这个做法只是济宁市总工会构筑全市职工法治宣传教育“大网络”,以法治建设助力构建全市和谐劳动关系的一个生动缩影。据介绍,近年来,济宁市总工会严格落实法治建设责任制,通过细化和量化普法工作任务,把普法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做到普法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形成上下联动、全市工会“一盘棋”工作格局,确保普法责任落地见效。
实践中,全市工会以宪法、民法典为重点,开展了“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突出宣传与职工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工会法》《劳动法》《法律援助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引导职工依法维权。持续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益法律服务行动,服务农民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17万余人次。
同时,依托工人文化宫、职工服务中心、工会驿站等工会服务站点,把普法宣传作为重要内容,发挥市总工会维权服务律师团、普法志愿服务队作用,每年开展法治公益讲座、普法宣传活动300场次以上,覆盖职工5000人次以上;树立互联网思维和全媒体视角,运用微信公众号、齐鲁工会APP、济工e家直播间等线上平台,开展了法律解读、知识竞赛、案例教学等活动,扩大普法宣传的引导力和传播力。
全市工会发挥“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协作联动机制作用,加强工作协调、信息报送机制,共同预防化解劳动争议纠纷。利用12351热线和市职工服务中心窗口接受职工群众咨询,依法依规处置职工诉求,做到100%回应职工诉求,累计办理职工咨询、诉求事项1.3万件。
值得一提的是,全市还发挥工会法律援助实体机构和网上法律服务管理系统作用,指导各级工会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协商调解、代理仲裁和诉讼等全方位法律援助服务,引导职工群众增强法治意识和依法理性维权能力。
此外,全面推行“一函两书”制度,加大对用人单位恶意欠薪、违法超时加班、违法裁员、未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就业歧视等行为的监督力度。近年来,全市工会利用“一函两书”有效解决劳动争议500余起,督促补发职工工资1640余万元。